眼下,已進入春茶上市期,記者近日走訪茶市了解到,受限制“三公”消費、宏觀經濟環境不好等影響,高端茶葉的價格也出現明顯的波動,多地“明前茶”的價格一反常態,步入下坡路。去年價格至少在3000元/500克的西湖龍井“明前茶”,今年只賣到1500元/500克。但即便如此,高端茶葉仍然滯銷。
業內人士分析認為,隨著高檔茶葉禮盒滯銷、高價“明前茶”大幅降價,高檔茶或將成為繼高端白酒、高端餐飲之后,又一個回歸理性的消費產品。據了解,面對當前高端茶銷售遇冷且價格趨降的形勢,不少茶商轉而主推精簡包裝的中端茶。
高端茶銷售遇冷
今年,“明前茶”上市比去年提前了一周左右,但并未遵循“上市越早,價格越高”的規律,價格不漲反跌。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王慶介紹,今年茶葉整體上高端產品、禮品茶降幅較大,不同的分產地和品種,最高降幅達到30%。
杭州市物價局最新價格監測數據顯示,龍井村、梅家塢、楊梅嶺、翁家山等11個西湖街道所轄村產出的一級西湖龍井3月20日收購價格平均為1200元(每500克,下同),較3月11日3500元的均價已跌去65.72%,較3月15日的2800元下跌57.15%,較去年上市后同期的1800元下跌33.33%。
賣了多年茶葉的銷售員李小姐,明顯感覺到今年的銷售“有點兒冷”。“今年西湖龍井的開采時間是20年來最早的一次,但售價卻出現了10年來的首度回落。”李小姐感慨道。
記者走訪茶市調查發現,去年明前龍井價格基本在3000元/500克-4000元/500克,高檔禮盒多為4000元/500克-5000元/500克,其中不乏萬元左右的高檔禮盒。但今年明前龍井多在1200元/500克-1500元/500克,高檔禮盒的價位基本保持在2000元/500克左右。
“雖然降了價,但銷路依舊不暢,很多剛做好的新茶直接進了倉庫。”某茶廠負責人表示,這是往年不可能發生的事,而賣不動的原因,就是禮品茶市場大幅縮減。
據了解,往年茶葉開采的時候,大批茶商早已提前蜂擁而至茶場,忙著搶茶,但今年去杭州的茶商至少減少了三成,整體供貨價格比去年降了15%左右。此外,往年茶葉都是按包賣,一包約半斤,今年拆包銷售,最低一兩起售。
茶商轉走平民路線
近年來,從安溪鐵觀音,到武夷大紅袍,從云南普洱到正山小種,各種類型的茶葉在“爆炒”聲中,創造出無數個神話。往年高價熱銷的高端茶,今年怎么會出現如此“不堪”的行情?
對此,茶葉專家朱少琳表示,中央提出的嚴控“三公”消費是新茶特別是中高端新茶價格“跳水”的主要原因。有商家透露,去年這個時候,已有單位來訂購幾百斤的高檔西湖龍井新茶,但今年再致電詢問,對方直接表示暫時不需要。
王慶也表示,今年高端茶降價受到“三公”經費收緊、“國八條”出臺,高端禮品茶公務采購減少等影響,此外,宏觀經濟不樂觀,也影響了一些高端消費人群,如企業家等。
業內人士還指出,隨著前幾年茶葉產業發展較快,帶動了農民種茶積極性提高,導致產能發展過快。統計顯示,我國茶葉產量從2005年的93萬噸,增長到2012年的176萬噸,增幅近90%,而出口量一直維持在31萬噸左右,幾無增長,大量增長的茶葉產量超過國內市場消化速度。而隨著高端消費需求大量減少,從而帶動高端茶葉價格走低。
在王慶看來,高端禮品茶葉價格出現理性的回歸,這是一種正常的市場現象。業界也應主動應對這種消費結構的變化,進行生產結構的調整,更多地去生產大眾消費得起的茶葉。
有商家表示,由于高端禮盒滯銷、單位團購銳減,高端茶遇冷且價格趨降,不少茶商為迎合消費市場的變化,開始在包裝上走平民路線,今年主推精簡包裝的中端茶。與往年相比,價格低廉、包裝普通但品質優良的茶葉受到消費者歡迎。